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工匠精神”,使之一时成为热词。但是,很抱歉,工匠精神并非炒货。就其实质看,工匠精神倒是更加强调“板凳一坐十年冷”。
手工业时代没有“工匠精神”一说,就像吃不饱饭的时代很少讨论“孩子为什么不愿吃饭”一样。那个时期的工匠(即手艺人)一生搂住一件事做透是自然而然的,多数工匠还以之传宗接代,那个时候也没有太多更好的行当。八十年代之前,我们家就经常有工匠上门入户干活:裁缝、泥工、篾匠、木匠、油漆工、教书先生、郎中、接生婆,包括剃头师傅。几十年基本上一直是同一个师傅,最多五年八年收一个徒弟,前船后渡。
那个时代,工匠讲得最多也最为自豪的一句话是,“活干不好,丢不起人”。有时,主家木料不好,木匠都不愿做,“传出去是我做的,没脸见人”。小时候,祖母总是跟我说,“大旱饿不死手艺人”。师傅们手艺当然有高低,但粗制滥造几乎是不可想象的。乡村郎中更是随叫随到,半夜出诊是家常便饭,动辄十多公里翻山越岭上门服务。
工业时代到来,中国改革开放以后,“工匠”仍然存在,而且新增了各种“匠人”:电工、水工、车工、翻砂工、电焊工,技术高的就不称“工”而称“师”了,工程师、设计师、摄影师、化妆师、主治医师。工业化的特征是,分工越来越细,合作越来越强。有一则幽默:汤姆被提拔为副主管,在妻子面前激动多日,妻子不得不提醒他给杂货店豌豆部的主管去个电话,谁知接电话的店员反问,是灌装豌豆部主管还是冷冻豌豆部主管。汤姆再也不炫耀了。工作岗位被不断细分,工匠类别在快速扩展。
然而,工匠精神却同时被逐渐丢弃。工匠精神包括而不局限于以下信念:热爱自己的工作,绝无高低贵贱之虑;每临工作现场,必有庄敬之意;长期探寻此业之精髓,力求达到更高之境界;以业为生,但不为钱而放弃标准;一旦结识高手,必敬慕之,学习之;祈望自己的所为和作品能比自己的寿命更长。
人生不过如此。既从一业,理当尽心,求取生存之物质;无论何业,日臻完美,获得精神之享受。但是,中国当代社会为何很容易抛却“工匠精神”之类的信念呢?当然,“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落后观念仍然在封建的中国社会作祟。进入工业社会的初级阶段,人们追求财富的热情远远高于其它非物质的内容。更重要的是,一个信仰缺失的国度,信念坚持也难,更不太可能把人生信念纳入子女教育之题。一个国民没有信念的民族,期望对人类作出贡献,是不可思议的。
至此,我不得不说,“工匠精神”因为高层提出才得以重视甚至被炒作,这本身就是对“工匠精神”的误解甚至是亵渎。当然,人们讨论它的内涵、实质和分享自己的认识是必须的,包括我的这篇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