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蔡华看来,中国医药行业不缺有钱的VC或PE,但一定需要一个具有深度行业整合能力的赋能型医药产业基金。她希望打造这样一只产业基金,能够陪着国内一批创新驱动的优秀企业家走过从研发到产品这段黑暗路程,助力他们从优秀走向卓越,从创新驱动者走向产业链引领者的位置
(蔡华女士,中信医疗基金总经理,中信智库专家。超过20年医药领域管理和投融资经验,以及跨国医药公司的并购整合经验。曾任易凯资本董事总经理、默沙东(中国)区域总经理等。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理事、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投融资委员会副会长、中国互联网协会互联网医疗健康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跟蔡华通话的时候,是周六,她出差的第21天,在酒店里远程视频接受了我的采访。
作为中信医疗基金的总经理,蔡华的工作无疑是忙碌的。2020年以来,她带领团队完成了近20个医疗项目的股权投资,已投项目后续轮次融资金额累计超过30亿元,其中两家企业IPO(首次公开招股)已经成功过会。
在领导、同事以及合作伙伴眼中,蔡华是医药投融资领域的资深专家。“但凡涉及到与医疗大健康领域相关的项目或问题,大家都会来寻求她的专业意见和资源介绍。”一位同事表示。
蔡华拥有一流院校药学、法学、工商管理、药物经济学等复合学历背景,既有默沙东等知名跨国医药企业的产业积淀,也有在知名投行从事医药领域投融资的经历,在医药和投资领域人脉深厚。
但如果把时间拉回到2008年前后,蔡华认为自己跟金融行业八竿子打不着。“我是属于买房子要提前还款,信用卡必须关联工资卡的那种人。”蔡华笑着说道。
变化发生在2009年,蔡华所在的医药公司在全球排名前十,但一夕之间就被另一跨国药企收购了。“这是我第一次完整见证跨国公司的并购整合,也是第一次感受到金融对产业和企业重塑的巨大作用。”蔡华表示。后来,她创过业,也在投行里做过医药行业的投资人,对资本的认识逐渐加深。
2018年,蔡华面临新一轮的职业生涯选择,一边是创业公司CEO职位,另一边仍然是做投资。她选择了后者,加入中信医疗集团,接手运营中信医疗基金。中信医疗是中信集团从事大健康产业的专属平台。在讲述原因时,她说:“做任何一家企业的CEO都只是做这一家企业,但产业基金可以赋能一批企业,支持一批最优秀的创业者。”
在蔡华看来,中国生物医药产业需要真正的产业基金。
一方面,生物医药产业链条太长,以新药研发为例,国际上对其研发环节的巨大投入有“10年10亿美金”的说法,投入大、周期长、风险高,对创业团队自身的能力边界构成极大的挑战。另一方面,此前,国内学界与业界交流不足,学界科技成果频出,但真正能够转化为创新产品的比较少,二者的进一步结合需要催化剂,而产业基金有希望成为这个催化剂。
“中国医药行业不缺有钱的VC或PE,但一定需要一个具有深度行业整合能力的赋能型医药产业基金。”蔡华表示,“我们希望打造这样一只产业基金,能够陪着国内一批创新驱动的优秀企业家走过从研发到产品这段黑暗路程,陪他们从优秀走向卓越,从创新驱动者走向产业链引领者的位置。”
成人之美:赋能医药创业者
蔡华对于真正的产业基金的执着,部分归因于她在投行时期的经历。
“我在做投行的时候,我们就感觉到中国的医药产业相对缺一个真正的产业基金,投资人里做纯财务投资的多,能够做投后赋能的比较少。”蔡华发现,早期一些纯金融背景的投资人与医药行业创业者甚至处于无法沟通的状态。双方一碰面,三句话之后气氛就开始尴尬,这导致部分投资变成纯财务投资。“当然,只给钱不添乱,已经是好的投资者了。”蔡华笑言。
作为曾经的创业者,蔡华对于他们的处境更加感同身受。“创业者是非常孤独的一个人群,他们碰到的很多问题,不能跟家人说,不能跟下属说,甚至都不能跟爱人说。而医药行业创业者的艰难则是在此基础上的plus版本。”
资料显示,医药领域产业链至少包括基础理论、临床前研发、临床研发、商业化四大阶段,从研发到产品,这一过程可能以10年为单位。以药物研发为例,数据显示一款原创药物的平均研发周期为12年,耗资超过约20亿美元,一款药物从进入临床I期到最终获批上市的概率不到10%,其中肿瘤药物低至5%左右。
此外,由于产业链比较长,门类比较繁杂,医药行业很难找到既懂研发又懂产业化,既懂市场运营又懂金融的复合型人才。这就意味着,创始团队需要不断拓展自己的能力边界,在不同阶段找到不同团队以推动公司的进程。
较长的投资周期,较低的研发成功率,决定了医药行业创业者必须借助资本市场获得资金支持,而这通常不是他们所擅长的领域。蔡华发现,很多创业者对资本市场知之甚少,有的甚至一无所知,他们本身很聪明,无一不是所在领域的佼佼者,但隔行如隔山。
蔡华希望能够为医药领域的创业者提供更多支持。“在我自己的概念里,投进去我就是创业者的同行人,我要充当创业者的‘第三只眼睛’,去看他所擅长以外的其他事情。因为作为股东,除了钱,还应该贡献其他的价值,让创业者站在我的肩膀上看世界。”蔡华表示。在她看来,融资至少应该有三方面含义:一是融入资金;二是融入智慧,即基金外派的董事应该既“懂行”也能“理事”,做好投后管理;三是融入资源,例如国内外的产业链资源,行业协会学会资源,甚至政府落地的资源,等等。如果投资者能够帮忙牵线搭桥,对创业者而言是务实的支援也是心力的支撑。
中信医疗基金的股东是中信银行和中信医疗集团,都是中信集团的一级子公司,中信医疗基金也是中信集团产融协同的结果。中信集团,既有金融全牌照优势,也有产业背景。秉承中信集团"整合、协同、拓展"的理念,蔡华积极协调资源为被投企业提供银行的投贷联动、海外的并购整合、上市保荐等一揽子金融服务。同时,中信旗下医疗集团的各种产业资源,加上蔡华自身的产业背景,亦能从产业资源层面赋能被投企业。蔡华也因此获得2021年度中信集团的协同先进个人奖。
事实上,在被投企业的后续发展中,“中信”本身就是一种隐形背书。蔡华坦言,在中信这样金融与实业并举的平台上搭建一个真正的产业基金,才能真正助力到企业家们,这也是其当初选择中信的主要原因之一。
近期,中信医疗基金就协助一家被投企业完成了一场总对价达5亿欧元的跨境并购,为近年来全球医疗器械行业最大的跨境并购交易之一。
这家企业名为沃比医疗,是一家全球性创新型医疗技术公司,专注于神经血管疾病的治疗开发创新、突破性和经临床验证的技术和解决方案。在神经介入领域,沃比医疗是目前国内唯一成功打入国际市场并在美国、欧洲等主要发达市场形成销售规模的企业,其产品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收购完成后,沃比医疗在全球拥有5个研发中心、3个生产基地,已获或待获全球专利超过350项,产品在全球52个国家和地区销售。
2020年8月,中信医疗基金完成了对沃比医疗B+轮融资的领投。随后,中信医疗基金进一步协助沃比医疗制定海外并购策略、提供中信增信证明,最终助其完成了对全球神经介入行业创新和技术领先企业Phenox的收购。其间,中信医疗基金还协调沃比医疗在中信银行开户,同时协同信银投资在本次跨境并购中完成数千万美金境外贷款及可转债的投放。
拒绝跟风:收获成长的奖赏
作为基金管理人,蔡华也需要对自己的投资人负责。
访谈中,她将自己的投资逻辑和盘托出。“真正的产业基金应该基于产业逻辑来投资,就生物医药行业而言,这个逻辑是真正满足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蔡华说。基于产业逻辑,她的投资方向涵盖创新药、高值耗材、创新器械、精准诊断、医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围绕着产业链上下游,“冷门也投,热门也投”。
具体到每一个项目,蔡华总结了四个考察维度:团队、产品、产业和资本市场。其中,对产品和产业的判断逻辑与前述逻辑一脉相承。
产品方面,应该真正满足未被满足的临床需要。现实中,不乏某些器械或药品拿到了监管的注册证,但在临床上并没有强需求,无法实现理想的销售。“你看到产品时,就应该想到它所有的应用场景。”蔡华表示,以前有机构的投资逻辑就是看企业拿了多少注册证,但她认为,证的数量不是重点,重点是拿证的产品是否能真正满足临床需求,而且不再是一款70分可用的产品,而是无限接近满分的产品,只有一流的产品才有更广阔的海内外市场。
产业方面,一是把产品放到产业中,看产品是否有足够的成长性,二是看团队是否对后续产业链有清晰布局。据蔡华介绍,他们近期投了一家做心脏支架的公司,在支架集采后还敢布局,不仅是因为这款产品本身有过硬的技术,除了有国内三类注册证,还有美国FDA证,欧盟CE证;而庞大的病人基数,快速上升PCI手术量,预示着这一领域将有更多的病人因此将获益,说到这里,蔡华提到她老东家默沙东的价值观:“我们应当永远铭记,药物是为人类而生产,不是为追求利润而制造的。只要我们坚守这一信念,利润必将随之而来⋯⋯”当然,蔡华还看重公司一系列的创新产品布局:可降解支架、药物球囊、OCT和IVUS等等,心血管产品的组合拳在未来将大放异彩。
正是基于以上逻辑,蔡华在挑选产业基金的投资团队时格外看中候选人产融结合的背景。2018年初加入中信后,她花了一年半时间才初步完成团队搭建。直到2020年,基金才投出第一个项目,但在随后的不到两年中,蔡华带领团队完成了对将近20个项目的投资。
近几年,受金融市场波动影响,创新药、器械、医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或多或少出现了一二级市场估值倒挂的情况,资本市场投资信心一度受挫。
但蔡华对医药产业的前景信心满满。她表示,从宏观角度来说,生物医药是抗周期的产业,无论战争还是疫情,医药需求永存。另一方面,中国已经是全球第二大医药市场,仅仅是国内市场已经大得让人充满了想象,何况随着人口加速老龄化,相关医疗支出还将继续上升。蔡华提到了一个小细节,最早很多跨国医药公司的中国区团队是向香港汇报业务的,后来变成向层级更高的台湾,然后是新加坡,十多年前就开启大中华区直接向全球总部汇报的进程。“这个汇报层级的变化,实际上反映了中国市场不断崛起的过程。”而中国市场,也是很多跨国医药公司除美国外最重要的市场,甚至十多年前,就开始深度布局中国的三、四线城市。
当然,蔡华亦表示,回到基金本身,不能指望每个投资者都有耐心等上10年。她选择通过稳健的投资组合解决流动性期限问题。在她的投资清单中,既有A轮的初创企业,也有Pre-IPO阶段相对成熟的企业。“我基本会告诉投资人,大概三四年以后,基金开始有资金回流,五六年左右预期收回本金。”
“选择最优秀的创业者,给于金融和产业的支持,助力他们快速发展,基金盈利是自然而然的事情。”蔡华总结。
培育创新:解决卡脖子问题
赋能创业者和为投资人赚取收益外,蔡华还有更大的抱负,她希望推动解决生物医药领域的“卡脖子”问题。
蔡华表示,有些领域“卡脖子”是发展快慢问题,医药领域的“卡脖子”可能演变成生死问题。新冠疫情发生后,医用口罩、医用防护服、核酸检测试剂盒、叶克膜、呼吸机等医疗防护设备需求量激增,成为疫情防控的关键力量,抗病毒药物和疫苗成为控制疫情的杀手锏。拜登政府为了加快国内疫苗的生产和供给,援引《国防生产法》对疫苗生产原材料实施出口管制。以中信医疗基金投资的菲鹏生物为例,该公司主要业务是从事体外诊断试剂核心原材料的研发、生产。新冠疫情发生以来,菲鹏一直是国内疫情防控核酸诊断原料主要供应商,“如果它被一家外国公司收购了,同时对方要求其产品首先供给外国,中国可能就无法实现快速普及核酸检测。”
解决“卡脖子”问题离不开科技创新。蔡华坦言,中国生物医药的创新起步较晚,她从医科大学刚毕业的时候,国内基本没有医药创新的土壤。但2015年以来,创新驱动的医疗健康领域投融资快速崛起,在一级市场,医疗健康领域的投资逐步成长为一条巨大的、独立的重要赛道。
以创新药为例,该领域正从以Fast follow(快速追踪新药模式)为主,走向Fast follow与First in Class(首创新药模式)叠加的阶段。而在注重应用的医疗器械领域,蔡华认为,基于中国医疗机构中的大量应用案例,医疗器械的创新迭代步伐会很快。同理,基于海量医疗数据积累,中国在医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方面的创新步伐已经在赶超,有望实现全球引领。
一个现实的情况是,创新药的研发可能10年起步,创新的高端医疗设备也有7年-8年之久,但一只私募基金的存续期通常不足10年,短的可能就5年。一个产品还没走完研发流程,基金就可能面临需要退出的情况。蔡华认为,这对她的基金而言不是大问题,但对产业而言将是不小的挑战。
事实上,蔡华直言,部分投资者主要以财务为导向衡量项目的投资,导致医药产业投资存在盲目跟风、忽略产业布局和科技成果转化的情况。
以科技成果转化为例,蔡华表示,其实国内学界有不少创新成果,论文发了很多,但真正转化为产品的不多。过去,国内学术界与产业界沟通不多,偶有合作,双方多因对产生回报的时点看法不同而难以为继。
近几年,蔡华通过各种渠道呼吁,比照新能源、芯片等产业,建设国家级生物医药基金,在短期看不到回报的重要领域,引导、扶持医药产业良性创新发展。“我们知道芯片很奥妙,航天也很奥妙,其实人体的奥妙也超出了我们的想象,这样的奥妙应该有更多人参与探讨。”
同时,蔡华也认为,建设国家级生物医药基金的工作不一定由政府来做,包括中信集团在内的大型产融并举的央企,既有金融板块,还有实业板块,还有懂市场、懂产业、懂政策的人才,由其主导建设相关基金,也具有相当的可行性。
“医药创新在中国一定是个趋势,从这个逻辑来看,投资医疗产业利国利民,资产的保值增值也是水到渠成的事。”蔡华补充道。
(编辑:张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