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者网:王毅外长在记者会上提到,从强化“五眼联盟”,到兜售“四边机制”、拼凑三边安全伙伴关系、收紧双边军事同盟,美国在亚太地区排出的“五四三二”阵势……主要目的都是为了遏制中国,为何要同时安排这么多套班底?
金灿荣:现在美国国内在战略上是有点分裂的,民众当下反俄,对中国有点遗忘;但像“印太沙皇”坎贝尔这些精英层就强调,反俄是阶段性的,中国绝对仍是美国的第一对手,对付中国是项长期工作。换言之,美国民众的情绪是冲着俄罗斯的,而精英仍继续算计中国。
当然,美国民众对俄罗斯的态度也有微妙的区别,比较挺特朗普的福克斯新闻等共和党媒体就相对反中,对俄罗斯抱以比较理解的态度。
要强调的是,不管当下社会情绪如何,美国仍是精英掌握着的国家。所以政策上它始终把中国当主要对手,行动上言行不一,口头说得还可以,但行动非常恶劣。也就是王毅外长在记者会上所总结的,“四不一无意”的表态——美方不寻求“新冷战”,不寻求改变中国的体制,不寻求强化同盟关系反对中国,不支持“台独”,无意同中国发生冲突对抗——始终飘浮在空中,迟迟没有落地;行动上,在亚太地区排出“五四三二”阵势。
我觉得,美国的这种状态一时半会儿改不了。既然他内心把你当对手,那他面上无论说什么,都带有虚伪成分,对此我们不能抱有幻想,要面对现实,做两手准备,该合作就抓紧机会合作,你要对抗我就坚决斗争。
至于为何要同时安排“五四三二”班底,可能是美国现在感觉和我们一对一对抗,它完全没有胜算了。
2018年3月22日,特朗普签署一份针对中国的贸易备忘录,单方面对华发起贸易战,至今将近4周年。我们把这场贸易战与上甘岭战役相类比,我们在守,美国在攻,攻了4年没攻下来,没有达到任何目的,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我们赢了。我记得2018年贸易战开始后,中国有一批人普遍悲观地说“中国必输无疑”,现在看来他们预测错了。
在过去4年时间里,以贸易战为切点,美国针对中国还打了一系列混合战,比如有试图中断中美科技联系的科技战,有试图把中国排除在半导体等产业链之外的产业战,有非法拘押孟晚舟、逮捕“千人计划”华裔学者的司法战,有试图污蔑中国的病毒溯源战,有一天到晚造谣污蔑我们在新疆搞“种族灭绝”的舆论战,有搞民主峰会的意识形态战,此外也一直借台湾、香港、新疆、西藏、东海、南海等问题试图损害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国外但凡有一带一路项目,它就煽动当地媒体和NGO去捣乱挑刺。除此之外,还有一些隐蔽战线上的斗争空前激烈,中国在这点上很厉害,只不过没人报道。
美国亲自上场对华打混合战,但总体来看效果不佳,还常被打得鼻青脸肿;知道一对一打不赢,就开始拉帮结伙搞群殴。换个说法,美国号称江湖老大,是一流顶尖高手,而中国在江湖中排名较后,两者交手,结果不相上下,他面子上过不去,现在开始找人帮忙。这做法实际上有点破坏江湖规矩。
美国想搞群殴,至于怎么群殴,当然是希望效率高,怎么方便怎么来,所以要根据特点搞不同组合,也因此有了“五四三二”多种选择。
不过,美国拉朋友搞群殴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因为有些国家现在也不听它的。据我的观察,过去4年里,东盟在中美之间是中立的,韩国和老欧洲也基本上中立。历史上跟美国跑的一些小伙伴现在要保持中立,其实有点伤美国的自尊心。从这意义上来讲,美国的权威没有像以前想象的那么强了。
实际上在其他地方,美国的权威也在逐渐削弱。比如非洲,中国现在的影响力比美国的大;拉美是美国的传统“后院”,而中国在当地的影响力正迅速上升;连南太平洋岛屿这一原本被美国绝对控制的地区,中国的影响力也进去了。
中国很多学者经常对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感到悲观,甚至把“悲观”叫“深刻”、把批评政府叫“良知”,我不知道他们是怎么观察世界的,我觉得最关键的还是要实事求是。我认为我是实事求是的,而事实告诉我,在中美竞争中,中国现在的竞争地位其实还不错。
观察者网:您刚提到现在美国的联盟体系里,很多国家跟美国不是那么的心意相合。值得一提的是,我们看到在这次俄乌冲突中,印度这国家“头有点铁”——在联合国安理会就"谴责俄罗斯、要求俄军即刻撤离"的决议表决上投了弃权票;印度网民不愧号称“网络五常之首”,把“I stand with Putin”(“我支持普京”)话题撑上多国推特热搜。您怎么看印度的这一系列表现?
金灿荣:我觉得印度的这波表态很正常。读过印度史的朋友应该都知道,历史上印度不是一个国家,只是一个地理概念,是英国人过去后才把它搞成一个政治实体。1947年英国离开,印巴分治,印度才正式成为一个国家,所以印度作为国家的历史其实很短。
1950年代,反帝反殖民是世界的主要潮流,苏联是支持反帝反殖的,所以从殖民体系独立出来的印度必然跟苏联关系比较好,而苏联从战略角度考虑对印度也极其重视。所以整个冷战期间,印度和苏联的关系始终好于印美关系。
这种历史的关联在现实中也带来了众多方面的利益捆绑,比如印度如今的军事装备大部分还是购自俄罗斯,两国之间人员来往也相对频繁。
另外,印度这些年紧跟美国跑,比如加入了美日印澳“四边机制”,但是他们现在渐渐发现美国只是把印度当成一张牌来使,这很伤印度自尊。
大家知道,印度向来有一个毛病就是迷之自信。这几天大家还在开一个玩笑,说国际足联知道什么运动要搞不下去了,在中国一办就能活,因为中国能力太强了,所以从生存角度来讲,国际足联希望中国能承办2036年世界杯,而中国因为男足太烂了,所以有点犹豫。国际足联在讲的时候也没有明确指出,只说“希望有一个从没举办过世界杯的‘超级大国’来承办”。一听这话,印度网民就出来了,说“正是在下”。这种自信很有意思。
再就是,印度人是天生的杠精,习惯如此,你们都骂俄罗斯,我就是要挺它。
还有一个技术性原因,现在欧美很多互联网企业的管理层是印度裔,而且印度人的英语非常好,他们在社交媒体上发言,欧美人经常搞不懂他是英国人还是印度人,不像中国人一发言讲Chinglish,一看就知道是中国来的,直接给屏蔽了。
大量印度网友在推特上声援普京
现在西方一直标榜的媒体自由、言论自由也很搞笑,辩不过你,立马把你赶出去。就像澳大利亚的Q&A节目主持人Stan Grant,因为辩不过一个俄裔澳大利亚人,就直接把人逐出节目现场。国际上的主要发声渠道由欧美把控,这点也值得中国人注意。
观察者网:印度在这波舆论战中表现确实突出,很多嘲讽美国打仗的推特配图讽刺度拉满。后来就有新闻报道,美国外交官唐纳德·卢(Donald Lu)表示,拜登政府“正在考虑”是否就印度从俄罗斯购买S-400防空导弹系统一事制裁印度。当然,这也可能只是先吓唬印度。
金灿荣:因为投弃权票就考虑制裁印度,这点很伤印度人的自尊的。印度人能力不强自尊心强,还有个特点就是嘴炮特别厉害,这些特点在最近的舆论场上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观察者网:最后问个相对板正的问题,王毅外长也在记者会上表示,今年中国、泰国和印度尼西亚将分别主办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全球治理进入“亚洲时间”。正好这次俄乌冲突也让我们看到更多亚洲国家表现出一定的独立性。您认为在这段时间里,亚洲国家可以如何发挥作用?
金灿荣:亚洲国家比较强调和谐,比如东盟处理国际问题有一些特殊方式,就是承认矛盾,但有意将其搁置起来。和中国求同存异的思路有点像,不过他们称之为“东盟方式”。
我们在处理国际关系上,跟欧美人、印度人确实不太一样。在这段“亚洲时间”里,几个举办国尽量利用东道主优势,把强调和谐的哲学观加入到相应的声明文件中,这样就可以了。
来源|观察者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