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转率在财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也是重要的考核指标。HR理解周转率会比较吃力,其实它的本质就是“效率”,这就与HR有相通之处了,HR管理的本质是提高人效,即人均效率。例如我们经常听到的某个饭店店面周转率低,其实就是指该饭店的使用效率,即饭店的收入÷店面的面积或租金等。
而与HR考核相关的有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应付账款周转率和固定资产账款周转率等KPI指标,如下图所示:
1、应收账款周转率=销售收入÷平均应收账款;
应收账款天数=360÷应收账款周转率。这个KPI指标是对销售人员考核用的。销售收入一般可分成现金与信用收入(即发货与收款时间不一)两种方式,例如企业根据客户回款速度给予30天的信用政策,而实际的应收账款时间是40天,则说明销售部门该项考核不合格,即在客户的应收账款到期时没有进行有效的催收,导致客户推迟10天付款给企业。有了这个KPI指标后,企业会要求销售人员分析客户的付款信用,对预计超过信用期限的应收账款作坏账分析;也同时会要求接受客户的承兑汇票(最长不超过6个月)期限控制在3个月内,减少客户占用企业的资金。
从总体上来说,承兑汇票比应收账款安全,毕竟前者有银行的信用做担保。因此,应收账款指标是针对客户而设定的。
在实操中,对销售人员的KPI考核,较常用的是应收账款周转天数这个指标,即DSO(Days Sales Outstanding),货发出后到收到款的时间。
2、应付账款周转率=销售成本÷平均应付账款;
应付账款天数=360÷应付账款周转率。这个KPI指标是对采购人员考核用的。对于这个KPI指标而言,HR要注意的是分子是销售成本,而不是销售收入。如何理解呢?首先,应付账款通常是由于原材料采购而引起的;而销售成本包含原材料、一线工人工资和生产费用(“料、工、费”)。其次,销售成本是按照权责发生制和配比原则来确认的,即只有销售出去的产品才会产生收入和成本,而应付账款所对应的原材料可能处于存货或在产品阶段,未进入销售环节。因此,该指标是针对供应商而设定的。
在实践中,我们把对采购人员的KPI指标从应付账款天数调整为:一年的存货采购流量÷平均应付账款,这个指标会很清晰地反映企业对供应商的应付账款周期。但是为了行业核算统一口径,还是采取应付账款周转率(天数)这个KPI指标,企业可以把“一年的存货采购流量÷平均应付账款”项目在管理会计中列出,以便于企业老板的数据分析及决策。
3、存货周转率=销售成本÷平均存货;
存货周转天数=360÷存货周转率。这个KPI指标有点复杂,存货主要包括原材料、半成品和产成品(商品),它们分别对应采购部门、生产部门和销售部门。因此,存货周转率(天数)是一个复合型KPI指标,是跨部门的KPI指标。
我认为存货周转率(天数)是为数不多的能把企业的“产、供、销”链结起来的KPI指标。而产供销之间的冲突也是老板最头疼的问题,其原因很有可能是企业仅用存货周转率(天数)去考核其中一个部门,而其他两个部门却没有这个KPI指标的设定,这样KPI指标之间缺乏逻辑性,不能形成类似PDCA的循环。例如企业对HR部门的考核有一个重要的KPI指标是核心员工的流失率,但是这个KPI指标同样也是跨部门的,假如企业不对生产部门考核这个指标的话,生产部经理才不会关注员工的流失率问题。其实一线核心员工的离职很多时候是与部门经理直接相关的,否则生产部经理就会把一线员工的离职问题转嫁到HR部门,结果是HR部门整天招人、吃力不讨好。
我发现,周转率公式有三个特点:
(1)分子为利润表的科目,分母为资产负债表的科目,它们又分别代表资源的投入(资产负债表)与产出(利润表)之间的关系。因此,周转率作为KPI指标,是符合投资回报率思路的,也是老板的思路。
(2)分母的资产负债表科目为何都有“平均”两个字呢?因为资产负债表是“存量”报表,代表一个时间点的数据;而利润表是“流量”报表,代表一定时间段的数据。通俗地说,用一段时间来除以某个点的时间是不符合逻辑的。因此,财务采用了“平均”的概念。
(3)周转率与周转天数这两个指标是可以互换的。例如存货周转率为12次,意味着存货的周转天数是30天(360÷12)。同理,应收账款周转率、应付账款周转率也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