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科教育,权威招生服务平台

顾清扬老师

后E导师 顾清扬:中国企业出海的思考

图片

顾清扬 北清经管后EMBA主讲教授、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教授


中国企业出海在近几年的发展趋势较为迅猛,在东南亚可以看到很多中国企业出海的案例。以前我们看到的多数是国有企业为了消化国内的产能过剩,把国内的一些比较低端的产业转移出去;现在大量的民营企业也在出海,而且很多企业都有较高的技术含量,是海外这些国家所急需的工业、制造业等升级产业,层级越来越高了。


过去的出海很多是在西方发达国家,通过并购的方式,获取这些发达国家包括品牌战略、高端技术人才等在内的优质资源;最近几年的出海大部分集中在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大多都缺乏成熟的技术创新,缺乏中高端的制造业或者其他的产业技术,在人力资源等方面也相对逊色一些,而中国企业在这些方面具有更多的优势。中国企业出海成为了这些发展中国家突破发展瓶颈的关键力量,推动他们进行产业升级以及带动经济向高处走,包括带动当地的就业、税收等。


很多企业首选越南和印度尼西亚作为出海的第一站。越南长期以来经济发展缓慢,但由于中国的产业转移,中国企业大量地进驻越南,特别是消费电子制造业进入到越南,越南经济近几年的GDP增速高达6%-7%。中国企业在印尼的投资,特别是在新能源汽车以及锂电池领域,也为印尼的经济带来了活力,使其在过去几年内保持了大约5.5%的经济增长水平。即使在新冠疫情期间,中国企业都没有停止产业园建设和投资的脚步,企业是到处开花。


把技术和工厂搬到了其他国家,这会影响中国制造业的优势地位吗?


首先中国企业在“走出去”与国内发展这两个板块之间呈现的是一种正向关系。中国企业出海不是国内去工业化,而是资源的区域整合和优化配置。企业对市场有着敏锐的洞察力,哪些生产的环节应该布局在海外、哪些生产环节留在国内,对此他们看得非常清楚,他们是基于比较优势原则,按照经济效率规律,来精准地制定生产布局策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从中国的角度来看,国内部分资源面临瓶颈,例如土地资源短缺、劳动力成本上升等问题。面对新的比较优势,中国的产业需要重新定位,向更高端的产业链升级。然而,这一过程中存在潜在风险。如果我们的”走出去”战略执行时缺乏协调或节奏控制不当,可能会对国内产业发展和就业市场造成负面影响。


因此,顾清扬教授提出建议:“企业在‘走出去’时,应遵循市场规律和效率原则进行资源配置,但这还不够,我们还需要在一个整体框架下进行统一的协调和规划。虽然这一过程不应过分依赖行政手段,但可以通过政策引导、建立激励机制等方式来实现一定程度的协调。”


众多投资流向东南亚时,往往选择新加坡作为中转站。对新加坡来讲,比较优势主要体现在其作为区域枢纽的地位,尤其是在高端制造业和高端服务业方面的卓越表现,包括财务、知识产权、物流以及法律事务等,都以新加坡为基地进行。中国企业到新加坡投资主要不是为了进行生产,是为了利用新加坡这样一个国际平台进行研发和资源整合。因此,中国企业对新加坡的投资,主要促进了新加坡总部经济、研发基地以及高端产业领域的发展。这一趋势进一步巩固了新加坡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


新加坡自独立以来,始终坚定不移地走在全面国际化的道路上。对新加坡而言,国际化不仅是战略上的选择,更是一种必然的发展路径。由于新加坡实行无关税政策,其企业必须直接面对来自全球的竞争。同时,新加坡将英语作为官方工作语言,这一举措极大地促进了信息的自由流通和国际交流,使得新加坡企业能够轻松掌握全球同行的最新动态,了解他们的行为和操作方式。这种环境为新加坡企业创造了一种反向激励机制,迫使它们不断创新和寻求改进,并学习世界各地企业的最佳实践。


新加坡企业通过走向国际化,能够获取全球范围内最优质的生产资源。例如,在运营企业时,可以借助国际化的途径,从世界各地寻找并吸引所需的优秀人才。在新加坡,本地企业和外资企业共同打造了一个共生的企业生态系统,这个系统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因为企业不能单打独斗。通过国际化战略,新加坡企业能够深入融入全球商业网络,实现相互学习、借鉴和协作,这种紧密的企业间合作为新加坡企业提供了巨大的竞争优势。


通过国际化,向最好的一些同行学习,站在它们的肩膀上,这有利于中国企业走向高质量发展。如果企业在思维方面只固守中国意识,是无法应对当前挑战的。


新加坡及东南亚地区吸引了来自欧美、日韩等国家的大量投资,这些国家的投资历史悠久,因此累计的投资额远超中国。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在该地区的年度新增投资额正在迅速上升。与这些国家相比,中国处于不同的投资发展阶段。中国的企业家和投资者精通市场分析,他们的投资选择绝非盲目,而是基于对自身优势的深入评估。从这一视角出发,中国与欧美、日韩的投资活动在新加坡经济中形成了互补,共同推动了当地的经济增长。


在一个有限的市场中,竞争是不可避免的。这种竞争应当是健康的,它能够筛选出优秀的投资者,并促使投资者不断提升投资的质量和创新性。对于市场参与者而言,这种竞争机制既是一种选择的过程,也是一种推动力量,有助于新加坡和国内外企业实现长期发展。


出海不能只看到正面的机遇和收益,更要全面审视可能会遇到的困难、挑战及存在的不足。中国的出海很大一个问题在于:中国企业家习惯于从自身供给能力的角度来考虑出海,具体来说就是有什么强项,甚至有什么地方过剩了,在国内觉得消化不了的,就出去。


这种战略思考实际上并不具有前瞻性。无论是在国内市场还是海外市场,投资都应遵循一个基本原则:需求驱动。企业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因为只有存在需求,才会有市场的存在;只有满足需求,才能确保投资和运营的持续性。因此,企业在制定投资策略、产品开发和市场布局时,应从市场需求出发,而非单纯从供给侧考虑。


顾清扬教授建议:出海一定要早动手、晚投资。你要早早动手进行探路,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上下游关系以及潜在的需求客户,并做好充分的人力资源准备,这需要很长的过程。


投资时绝不能草率行事,必须谨慎地推迟投资时机,直到所有准备工作彻底完成。然而,许多企业的做法却恰恰相反,他们往往在出国考察几次后,受到他人的成功案例启发,便匆忙进行投资,结果常常导致严重的战略失误和亏损。我们不能误以为外部市场遍地是黄金,实际上,海外市场的复杂性远超我们的想象。


在当前国际局势不断变化和中国国内经营环境面临深刻变革的大背景下,企业必须从长期的视角出发,综合考虑国内外市场的整体布局。然而,许多企业家仅仅将“走出去”视为一种销售行为,当产品在国内销售不畅时便寻求海外市场,这种做法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理解的,但绝不应成为企业国际化战略的全部。


中国企业在规模、实力和能力方面具有显著优势,然而,在向发展中国家扩张时,企业必须深入理解并尊重这些国家的实际需求和情感。若企业未能赢得当地民众和消费者的认可与支持,未能与当地供应链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并且未能为当地创造就业机会和福利,那么企业将难以实现长期发展,甚至可能面临不利局面。企业的成功与其社会责任感必须紧密相连。


顾清扬教授就中国企业“走出去”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提出了专业建议:首先,企业不应过分依赖政商间的个人联系。虽然一定程度的政商关系对于企业的发展是必要的,但这种关系必须基于法律和规则之上。企业应避免过分强调与特定政治领导人的个人关系,因为政治环境的变化可能会给企业带来重大的政治风险。


其次,企业需要深入了解目标市场的法律法规和监管环境,如劳动法、产品本地化要求等。许多发展中国家的监管体系尚不完善且变化频繁,企业应从稳固的角度出发,加强自我保护措施,避免在监管政策变动时措手不及。这要求企业进行细致的研究并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因为海外市场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与国内市场存在显著差异。


顾教授进一步指出,企业“走出去”或国际化的终极目标不仅仅是市场扩张。更重要的是,在国内外大环境不断变化的背景下,如何从新战略和视角来考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与竞争力提升?如何将国际上的先进理念、资源和人才引入企业发展中?如果企业缺乏全球视野和战略眼光,其战略规划的前瞻性、可执行性以及整体质量都会受到严重影响。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
Email:grlwwf@163.com


咨询电话
咨询电话:
13911448898(谷老师) | 浏览
申请流程:
电话或【在线申请】 提交需求 签订合同 安排授课

视频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