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科教育,权威招生服务平台

吴坤老师

助理联系电话:13911448898 谷老师

吴坤:DT时代的商业革命

从IT到DT——我们处于历史的转折点

先从两张世界地图说起。这里有两张世界地图,你更习惯看哪一张?

 

 

 

第一张地图是横板的世界地图,在这张地图上,每个国家都喜欢把自己放在世界的中心,我们中国更喜欢把自己放在中心,所以我们把自己叫做“中国”。有13亿人或者14亿人每天都在观看这张世界地图,时间久了就习以为常,认为这就是他们认为的世界。然而,世界真的就是这样的吗?我们再看另外一张地图。

第二张是竖版的世界地图。它主要出现在2013年,那么,问题来了,我想请问大家:美国到底是在中国的东方,还是西方,还是北方呢?

很多人认为美国在中国的东方,或者西方。因为我们是沿着平行于赤道的方向到达美国的。但是,实际上真的你坐飞机的时候,你会发现,更多时候我们是从北极飞过去的,因为这样航程更短。所以,准确的说,其实美国应该在中国的北方。这可能会颠覆很多人的常识。

这两张世界地图告诉我们什么呢?告诉我们:对世界的思考和认识应该换个位置来考虑,而不能基于原有的、固有的、传统的思维来认识这个世界。互联网带给我们的就是站在一个新的角度,或者站在未来的角度上考虑我们今天的工作、生活、学习该如何改良,如何变得更好。

接下来,让我们来看一张互联网的世界地图,这是2015年6月牛津大学的互联网实验室所制作的这么一张世界地图,非常有特色。通过这张地图来宣告互联网的人口和它的渗透率。大家从这张图中其实可以看到,好像跟我们的地图类似,但又跟我们的地图不同。因为在互联网的世界中,人口是最重要的,所以它以46万网民代表一个小的六方格来计算,我们发现,中国的面积空前的大,俄罗斯似乎消失了。印度的面积也不小,但是印度好像比中国颜色更浅一些。实际上颜色的深浅代表渗透率的高低,越红的地方颜色越深,越浅的地方渗透率越低。这张地图正在告诉我们,我们所正在进入的这个互联网世界它是另有它独特的一面,它是按照互联网的渗透率还有人口来进行区别和划分的,来定义的。那么,这个世界也正在被重新定义。

 

 

看完了地图,我们来看看现实。这几年感觉天变了,起台风了,很多人都在找风口,“风口”这个词也进入了克强总理的话语体系。很多人都希望成为风口上的猪,这个风是刮一阵就停?还是越刮越强,越刮越猛呢?我们来看两个现象,一个现象是2013年诞生的余额宝,彻底点燃了互联网金融,今天它已经达到6000多亿的募资规模,累计用户2.4亿,是全球第四大货币基金。

另外一个现象就是WhatsApp,Facebook 190亿美金收购了这家公司,然而这家公司只有55个人。为什么这样一家小公司值190亿美金呢?大家可以假设,腾讯没有了微信他还剩下什么,答案不言自明。

这些新现象说明,新的网商,新的人类,追求更加数据化,更加移动化,更加社交化,他们追求更多的组织创新,希望更爽,更酷。所有这一切,阿里是怎么认识的呢?阿里认为这一切都是从IT到DT的变化,IT强调控制,DT强调激活;IT看中机械,DT表现生态;IT相对简单,DT更为复杂;IT强调集中、封闭,DT强调分布、开放。这是技术变革带来的商业模式和思维方式的重大变化。我们的工作、生活、学习,可能都要跟上这个DT时代的变化。

 

 

今天的我们正处于历史的转折点,中国正处于从工业经济向信息经济加速演变的百年一遇的转折点,其中很多变化都是根本性、长期性的,所以我们对中国经济的发展需要有全新的思考和认识。那么,这个时代的真问题是什么呢?这个时代的真问题是,每一个人,每一个企业,每一个组织,或者每一个国家和政府,如何在这种DT时代生存与发展,也就是商业模式和社会发展的一个数字化转型的问题。马云曾经说过,(以控制为出发点的)IT时代正在走向(以激活生产力为目的的)DT时代。

人类经过几次重大的转折,第一次工业革命,人类突破了自己的体能,诞生了一种新的组织方式叫“工厂”,“工厂”解决一个问题叫“生产”。第二次是能源革命,电的发现与使用,石油的发现与使用,以及铁路的普及,人类突破了自己的活动疆域,诞生了一种新的组织方式叫“公司”,“公司”来解决一个问题叫“贸易”。第三次是IT革命,实际上是商业智能,诞生了新的产业链。我们正在经历的是第四次DT革命,是要解放人的脑力,那就是智慧互联,会带来生产力的极大释放。

人类正在发生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是以分布计算为基础,以包交换作为网络,以比特数据作为资源,以强人工智能作为动力。那么,这次革命应该来说是系统性的,是前所未有的。互联网的技术,互联网的商业模式,互联网的创新思想,这三位一体密不可分。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在今天看来是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的创造,以整个商业模式的数字化转型为基础。当然,它更是以创新的思想为基础,创新的思想借助互联网这种技术工具手段,在深入的改变着今天的社会,今天的经济,今天的商业,今天的企业不管你愿意还是不愿意,今天的个人不管你是否喜欢,你都要接受这种巨大的变化。

 

 

这种商业模式数字化转型的背后,核心的话题就是站在后天重新构想,不能再用过去的模式,过去的思想看未来。所以,要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平台创造新的实体经济。

互联网的本质

先讲一点关于互联网本质的理解。互联网本质的理解分四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Internet,它实际上是个硬件基础,主要解决连接的问题。第一代的连接主要是像华为、思科这些企业来提供这种服务器。1.0版主要是PC,2.0版主要是移动互联网(比如苹果、小米)。3.0版应该是物联网来实现这个连接。第二个层面是Web,Web的1.0版是门户,2.0版是搜索,3.0版应该是社交。第二个层面是云计算,云计算要解决一个移动+云计算的IT服务的在线化的问题。第四个层面是是大数据,大数据是更高层次的,大数据和云计算最终表现应该是人工智能。

 

 

互联网的第一步应该是解决连接问题,首先要连接进来。第二步要实现在线,让所有的人,所有的物都在线,第三步,更为重要的就是要实现互动。这里,我想着重讲讲云计算,因为IT讲的是信息技术,DT强调的是数据技术,数据技术目前又跟云计算密不可分,所以,我就重点讲一下云计算。

 

 

云计算是怎么来的呢?如果大家不好理解,可以用电的发现与使用的过程来进行类比。它像电一样,终将要成为一项公共的事业。1893年爱迪生发明电之后,在曼哈顿地区实现了电的商业化传输。有一个投资人J.P摩根非常喜欢这种新鲜的东西,同时他也有钱,于是他在新泽西的住宅,就是全世界最早使用电的民用住宅,他首先使用上了电,于是解决了不再用蜡烛的历程。1905年,在尼亚加拉大瀑布周围建了中央工厂,纽约和尼亚加拉之间又建立了高压的传输网络,最终电就普及了。

刚刚发现电的时候最好卖的东西是发电机。可是过了一段时间之后,人们就发现,工厂买了发电机,农场买了发电机,家庭买了发电机,用电的成本还是很高,能不能集中发电,统一配电呢?通过电网,用多少电拉根线就OK了,用多少电交多少钱,不用电不交钱,这样行不行呢?这就是电网概念的出现。电网的出现,让电的使用的门槛越来越低,电变成一种公共事业。今天我们要谈的云计算或者DT,实际上也是这样来的,本质上就是以后你只要想用计算服务就OK了,不需要再买服务器,或者租用服务器了。

DT与IT的不同

第一,传统的IT企业在IT的投入属于固定资产。云计算作为一种公共服务来说,它是一个可控的运营费用,这个费用对于整个资产结构、财务状况的优化产生的价值是不可估量的。

第二,大部分的IT设备作为自营的时候是为了保证最大值的使用,这样就会有巨大的浪费,其实大部分企业的平均使用效率也不足30%。那么,使用云计算的时候是按照电费的方式每个月结算,实际用了多少计算量,根据账单来付费,这样基本上就不会有什么浪费。

第三,传统的IT方式扩容周期长、门槛高、投资大,技术门槛越往上越高,大部分企业做到一定程度,投了IT就投不了其他方面,但是用云计算就可以继续投其他方面,这样效率会非常的高,投资的门槛和创业的成本也会越来越低。

这里讲一个跟阿里有关的小故事。最早,马云于1999年带着18罗汉,大家一共筹了50万元开始做电子商务。当时每个人每个月只有500块钱生活费,而且是在马云的家里面办公,就是为了省钱,省下来的钱主要是租用服务器,租用带宽。几个月下来一算,只服务了8万用户,这50万元就已经没有了,于是必须得融资,如果融不到资,创业就要失败了。

今天的创业者是怎么创业的呢?有一款产品叫脸萌,实际上就是在这种社交时代,每个人都需要一个头像,但是如果只是放一张本人的照片觉得没意思,希望有自己的脸部特征,又同时比较Q版或者卡通版。这款产品非常受欢迎,很快下载量过千万,服务器崩溃了。可是因为没有盈利模式,服务不了这么多用户,怎么办呢?他现在迁移到阿里云上,每个月只需要73元钱就可以享受计算服务了,不需要再去购买租用服务器这样的一个费用。创业门槛大大降低,创业的成功率也大大提高。

 

 

互联网:从工具、渠道到基础设施,到新实体经济

我们对互联网的认识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最初认为它是一个工具,然后认为它是一个渠道,然后认为它是一个基础设施,到现在我们认为它是一个新的实体经济。

互联网刚刚进入中国,最初受欢迎的就是BBS、电子邮箱等服务,人们把互联网当成一个工具。随后B(企业)就在思考,如果企业也连接到网上,就可以把互联网当成获取用户的渠道。今天的企业网站、百度推广、微信公众号都是作为获取用户的一种渠道。

2009年,又出现一个新的概念,把互联网当成基础设施。这里有两个原因,一个原因就是年轻的一代成长起来了,今天年轻人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他们基本上只问一句话,你这儿有WIFI吗?密码是多少?如果你的回答是:对不起,这里没有WIFI,更没有密码。他就会问,互联网不是阳光、空气和水一样吗?应该打开水龙头就得有,这里怎么能没有呢?如果这里没有,我们就不在这儿消费了,我们就要换地方了。另外一个原因是由于摩尔定律不断发挥作用,计算成本越来越低,计算变成一种非常便宜可以获取的一种资源。这个时候,所有的B(企业)就得考虑问题:如果不把互联网当成基础设施,也许我的生意就没法可做了,所以基础设施的概念越来越普及和流行,直到今天发展为新的实体经济。

为什么说互联网已经变成了一个新的实体经济呢?变成一个经济体的概念呢?因为互联网现在已经广泛渗透了,现在大概6.7亿网民,这个数字是美国人口的2倍。我们的网购人群达到4.1亿,远远超过英法德意四国的人口总和。去年中国的网购金额也达到3.8万亿,有这么多人,有这么多人愿意花钱来买东西,还有这么多成交金额,显然就是一个经济体的概念了。现网购和不网购差别很大,如果所有的网民认为互联网上的东西都应该是免费的,它不应该成为一个经济体,它就应该成为一个公益组织,或者非盈利机构,今天这么多人已经开始付费了,所以,理所当然,互联网就是一个经济体。

内需的力量:从双11看中国消费新趋势

再来看一看今天中国经济的情况,很多人说中国经济在下行空间,进入“新常态”。好像所有的生意都不好做了,大家都面临非常大的压力。与此同时,我们却看到另外一幅景象,就是内需的力量。虽然外贸出现了负增长,但是内需的力量好像从未有像现在这样强大,我们从“双11”看看消费的一个新的趋势。去年“双11”912亿元的成交金额,创造了新的历史记录,无线占比达到惊人的68.7%,也就是今天在网上消费的10元钱里,大概有7元都是通过手机端来支付的,而不再是通过PC端,这是一个非常巨大的变化,电子商务进入到移动互联网时代。

 

 

“双11”这一天有3000万中国人购买一些进口的品牌,这个数字大概相当于2014年中国出境人口总数的1/4,非常惊人。同样我们还发现,总共产生物流订单4.67亿,其中有1.2亿订单使用电子面单,电子面单的价值在于全程可追溯。同样我们还做了一个跟中国和美国“双11”的有趣对比,天猫的“双11”是912亿元,美国2015年感恩季+网购季一共5天,主要指他们的感恩节+黑色星期五,感恩节周末+网络星期五,五天的总额703亿。中国的内需要比美国的内需更加强大,更加有爆发力。

淘宝村:一个被互联网改变的村庄

看完了需求端之后,我们再来看看供给侧。我这里想讲讲淘宝村,淘宝村是一个被互联网改变的村庄,2010年阿里研究院做研究的时候发现江苏省徐州市往东100公里有一个叫沙集的地方,从数据平台上看这里交易很活跃,但是地图上看,这里明显就是一个农村,它不是一个城市。我们就很好奇,这里到底发生什么?于是我们就来到了这里进行调查和研究。结果让我们大吃一惊。

 

 

沙集是一片盐碱地,这里别说工业,连农业种庄稼都很难生长。这里的业态,据当地人介绍就是收废旧物品。2007年,一个孙寒的年轻人辞职回家乡创业。他当时去了上海,发现宜家的家具卖的很好,他觉得家具这个东西没有什么难度,我也能干,于是回乡找了两个兄弟一块儿创业。经过简单的尝试和几个月的挫败之后,终于找到了感觉,逐渐开始赚钱了,沙集的第一个淘宝店就这样诞生了。

电子商务在农村的发展相比城市的发展走了完全两条不同的路,在城市主要是依托供应链做起来的,而中国的农村还停留在费孝通先生所写的《乡土中国》熟人社会,就是你家养猪赚钱了,我家也得养猪,你家养淘宝赚钱了,我家也得养淘宝,而孙寒也比较开明,一带二,二带三,从一个淘宝店开始,截止到去年,这里开了4000多个淘宝店,400多个家具厂,20多家物流收货站,华东地区排名第一的物流收货点并不是在上海,而是在沙集,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而且农民们还自发形成了聚集效应,这里的淘宝店都卖家具,不卖苹果,也不卖香蕉。

2015年睢宁县家具网销金额达到惊人的75亿元,这是我们发现的第一个淘宝村。大家都知道这些人通过阿里都赚钱了,他们虽然通过阿里的平台赚钱了,但是从来没有见过阿里的人。当阿里研究院的同学出现在沙集这个地方的时候,他们听说了之后很激动,想给我们钱,我们说不能要,要钱就受贿了,他们说可以给我们家具,我们说家具也不要了,说那怎么感谢呢?他们说村里修了路,就以阿里的名字命名,于是就出现了许许多多有意思的路名:阿里路、天猫路、淘宝路。

淘宝村的现象有趣在哪儿?它就是普普通通的农民,没有那么多知识和文化,就是利用一个简单的平台,一个互联网就创造了世界级的新经济的奇迹,这是非常非常有价值的一个地方。同样,根据阿里研究院的淘宝村的报告显示,从一个淘宝村开始,截止到2015年,现在全国已经出现了爆发式增长,达到780个淘宝村,由于淘宝村的聚集还产生了淘宝镇,去年出现了71个淘宝镇。应该说互联网+农村出现了一个星火燎原的态势。很多出去打工的人又回到本土、本乡来工作了,甚至很多外地人跑回来这儿打工,出现了规模和协同效应。

 

 

供给侧改革——消费驱动供给改革

“供给侧改革”这个词比较热,我从电子商务的角度谈一谈。它实际上是一种消费驱动了供给改革。我们来先看一看零售端的情况。

先看互联网+零售。这是一个茶商,叫艺福堂,他是一个做茶的人。以前是卖茶的人不喝茶,喝茶的人不卖茶,茶叶从生产到销售到客户手中,中间大约经历5个利益链,由于经历的利益链非常多,所以层层加价,流通成本非常高。但是,艺福堂依托了淘宝的模式,通过淘宝的平台卖给客户,以前四两西湖龙井明前茶卖699,明后茶卖499,艺福堂通过缩短中间渠道和环节,同样的茶现在卖的价格是199,还有99,给消费者带来巨大的让利空间。互联网+零售的本质应该是数据化,通过数据进一步的洞察消费者,谁更了解消费者,谁才能够做好零售业,这应该是零售业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实体商业不会消亡

今天,很多人说电商好像冲击了实体零售业。我们今天看到的很多的实体零售业它其实并不是真的零售业,因为它更多的盈利模式不是来自于对消费者的洞察和了解,而是来自于出租它的商业地产。我先把房子租下来,装修完了进行招商,并不在乎来的这些消费者到底是男的还是女的,是老人还是小孩,喜欢什么样的商品,我只在乎我能不能收到场租。这种方式就能解释为什么我们原来买东西几十块钱出厂到消费者手中变成几百块钱,甚至上千块钱。

实体商业会不会消亡呢?很多实体商业活的还不错。比如说像宜家,像迪卡侬,这些实体零售行业是真正的零售业,它非常在乎、关注消费端的数据,它更多是自有商品的售卖,所以不会受到电商那么大的冲击和影响。因为它是真正的零售行业。

互联网+实体零售业的核心应该是实现“人”、“货”、“场”的在线化或者数据化,“人”要可识别、可到达、可交互,“货”要单凭可见,库存可见,“场”要线上线下互动。去年,阿里寻求与苏宁的合作,其实就是在探索如何实现O2O。

 

 

生产柔性是为了实现供应链协同

从最初的“捆包制”到现在的“单件流”,原来我们参观一个服装厂,一批货就是一万件,或者几千件,都是一模一样的,现在则不一样了,如果你参观青岛红领,你就会发现它流水线上的衣服每一件都是不一样的。

同样,快反生产,还有出现小型染缸,小型裁减、数码印花,这些都是在让生产从大生产走向柔性化生产。那么,生产的柔性的目的是什么呢?生产的柔性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供应链的协同,来解决缺货和库存的两大困难。中国的服装行业最大的问题可能就两个字“库存”,服装行业的朋友跟我讲,如果今天中国所有的服装流水线全部停 工,停止生产,中国人三年之内也不缺新衣服穿,这就是库存的严重性。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要靠柔性化供应链的生产才能解决。

 

 

IT时代的供应链协同:以Zara为例

这里我们可以举个例子,我们把一个传统的服装行业跟Zara比一比,传统的服装行业一年能够生产一千个品种,Zara一年大概12000个品种,传统企业上新产品的周期大概60到90天,Zara的上新周期基本上10-15天。所以,它生产的批次都是小批量,布局了这么多新品,通过这些新的品种和款式来测试市场对它产品设计的反映,如果大家反映的好,OK,那我就马上加快生产,如果反映不好,马上就停止生产。所以,它通过这种方式尽量的减少库存。比如传统企业的售謦率可能60%,Zara的售謦率85%,Zara目前的售前利润高达24%,其实这个要高于LV。供应链决定成败。

 

 

多品种、小批量进行测试市场,如果畅销就快速生产,翻单补货,如果滞销就马上停止生产。中间的过程都是数据化来体现,工业品用传感器实现需求的数据化,从而减少库存,或者订单式生产,正是因为在这个基础之上,才会真正的解决我们面前供给端供过于求,或者个性化不够,然后又不能满足大家的需求的问题。人们不再希望千篇一律,而是希望个性化的商品,需要更多丰富的品种才能够满足这种需求。

“淘工厂”:开放的供应链平台

目前淘宝也还出现了一种新的模式叫做淘工厂,淘工厂实际上相当于把工厂的流水线像电影院的档期一样,如果有市场需求,可以订购生产线的档期,比如订星期二几条生产线,工厂完全实现按需的生产,淘工厂的利润就会越来越大,它不再是生产了一大堆东西之后人家都不给钱,都是赊帐,因为卖不了货,所以只能赊账。现在拿到钱再去生产,这对工厂的积极性有很大的提高。

 

 

电子商务对传统企业带来的系统性变化有哪些?就是生产模式要从大批量、低成本变为小批量、多品种、快速反应。销售模式从工厂、分销商到用户变成工厂直接到用户,库存模式也从大量的库存改为零库存,广告模式从狂轰乱炸,可能更需要我们精确制造口碑传递。管理模式从模拟化管理,改变为数字化管理,时代的主导者应该是消费者来主导,消费者为中心的时代已经来临。在大工业时代,生产商是大权在握的,虽然说消费者是上帝,其实大家都知道上帝是不存在的。所以,真正的权力是掌握在生产商手中,而现在这个时代,真的是变成了消费者来主导的时代。因为产销结构越来越失衡,交易也难以再扩张,这就导致我们现在企业供给与市场需求之间的交集越来越小,今天,我们必须要彻底改变这个局面。

 

 

新的商业模式:C2B

未来真正的电子商务发展的核心应该是C2B,而不是B2C。更多人可能比较了解B2C,其实是反过来的,应该是C2B。以前管理中经常提到的精益思想,可以看作是C2B模式的前身,C2B模式可能更为彻底一些。因为有了互联网,沉淀了大量的消费端的数据,所以今天有了这些数据之后,可以按需定制,订单生产,有订单才生产,而不至于盲目性的扩大生产,生产一大堆市场根本不需要,也没有人买单的产品。

新的组织方式:大平台+小前端(个人)

 

 

在电商平台上,传统企业也在逐步的演进,由于觉悟的早晚不同,我们发现大概处于这样三种阶段。

第一、他们认为想利用电商去库存,处理存货和尾货。

第二、一些厂商已经认识到电商应该不再是简单的处理尾货和存货了,而应该是正常的渠道,或者常规的生意。所以,很多大品牌的新品首发也更多开始选择在电子商务这种渠道,出现品牌化。

第三,未来的模式就是更进一步的传统企业的改造,是C2B大规模的到来。就是完全通过互联网找到了市场之后,然后再进行生产,而且采用完全符合它的逻辑理念和思维方式。这对我们企业的组织方式也有巨大的要求,未来真正的组织方式不再是公司+雇员的模式,是工业经济时代的组织方式,未来新的组织方式应该是平台+个人,或者叫大平台+小前端的模式。今天我们看到的非常多的企业都是这种模式,比如e代驾,发展的很快,几年时间在全中国签了十几万司机,e代驾跟这些司机之间难道是雇佣关系吗?显然不是,因为这些司机不需要上班打卡,也不需要集中式办公,更不需要周末写周报总结,他们只需要抢单和不抢单两种方式表现自己来工作就OK了,所以这是一种新的组织方式。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

答疑解惑:

Q1:如何看待品质需求与当下以价格为采买决策的关系?阿里对于平台上品质与品牌的思路是什么?

吴坤:任何一件商品都有两种属性,一种是精神属性,一种是物质属性。物质属性就是这件衣服比如它是棉的,还是化纤的?它是怎么做出来的?它是物质的存在。今天,因为中国是世界工厂,所以制造业非常厉害。这就直接导致我们所有的生产,你在淘宝上就会发现,一件商品哪怕比别人多卖一元钱,也是非常困难的,因为有全网比价。同样,如果一件商品是范冰冰同款,这就非常好卖了。所以,人们已经到了不仅要消费物质,还要消费品牌。

淘宝上已经出现了非常多的淘品牌,它不在传统的线下的媒体做广告,只依托淘宝而生存。比如三只松鼠、小狗电器、韩都衣舍、科沃斯扫地机器人,都是依托淘宝这个平台而建立起来的品牌。在过去的几年里,淘宝上更多的商家开始注重自己的品牌建设了,它们愿意做品牌,这个比例上升了6%。大家有机会大家可以看看贝恩咨询的报告,也欢迎大家去阿里研究院的官方网站下载一些相关报告。

我们鼓励这些品牌。比如说,在阿里上现在正在积极推一个叫“中国质造”的项目,也更多的呼唤一些小品牌,新国货也会逐渐的进入到人们的视野。去年“双11”在化妆品类消费排行榜上排名第一的其实并不是宝洁的某一款产品,而是上海佳化的百雀羚,这是非常令人振奋的,说明新国货也依然受到欢迎和关注,这就是品牌的力量。

Q2:工业企业如何利用互联网+,或者更具体地说,利用阿里平台进行转型?

吴坤:应该打通企业内部的ERP系统,想办法跟外部的数据系统能够对接,如果不能实现对接,就是一个封闭的内网,这不太可能实现真正的“互联网+”,这是非常核心的一点。工业企业如何进行互联网,核心的一点就是一切业务数据化,一切数据业务化。简单来说,就是你所有的环节能否把它进行数据化的描述。同样,这种数据反过来得推动业务的发展,如果只沉淀了数据,数据躺在那里睡觉,不发挥任何作用,也没有实现真正的“互联网+”,“互联网+”的核心和本质应该是一切业务数据化,一切数据业务化。

阿里巴巴最早是做B2B起家的,很多人认为,应该是先大B(企业)用上这种先进的模式,而不是小B(企业)。实际上,阿里反而是先让小B(企业)用上了电子商务,今天发展到“互联网+”的阶段,大B也想做“互联网+”了,也想做电子商务了。如果大家关注新闻,阿里也在尝试跟钢铁、有色金属行业合作,B2B现在有了新的含义和理解,是可能大B To 大B,而不再是简单的小B To 小B,这是一个有趣的现象。这也是企业在努力实现“互联网+”过程中做出的有益尝试。

Q3:未来的这种大平台+小前端(个人)的模式在什么行业更有可能出现?

吴坤:大平台+小前端(个人)的组织方式在很多行业都会出现。比如说刚才说的代驾行业,你可能觉得代驾是个很小的行业,其实所有的行业都可以这样做。正因为平台的存在,所以才带来个人崛起的时代到来。这是一个个人崛起的时代,大家可能看看罗振宇罗老师的书,里面有很多解释,其实这就说明一个问题,由于有了大平台,人们的创业成本越来越低,发挥自我才能的机会越来越多。所以,人们不再依托于传统的组织架构,摆脱了流水线的束缚,真正释放自己。

今天的阿里其实也在面临着如何让我们的组织更优化,如何来让每一个员工都能够更加积极主动的发挥出自己的价值和作用。大家可以关注一下农村淘宝合伙人,它这种模式就是典型的大平台+小前端,或者大平台+个人的这种组织方式。

以上内容来自华章微课堂,经吴坤老师审阅。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
Email:grlwwf@163.com


咨询电话
咨询电话:
13911448898(谷老师) | 浏览
申请流程:
电话或【在线申请】 提交需求 签订合同 安排授课

视频回顾